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垂林: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奋进力量,用电影精品礼赞伟大新时代

王垂林

|王垂林

 编辑|如  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和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强烈自信担当。

《决议》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繁荣发展电影事业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锚定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远景目标,为“十四五”期间做好电影工作提供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做好电影工作的努力方向。

珠江电影集团牢记初心使命,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从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按照《“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工作要求,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珠影振兴发展举措,聚焦主业主责,致力拍好电影、放好电影,推动电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积极为文化强国、电影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人民至上,

努力打造电影精品力作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珠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工作导向,将创作生产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电影作品作为立身之本、中心环节。近年来,集团按照“强化能力,主参并进”的拍片思路,深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聚焦现实题材、红色题材、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致力以优质影片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努力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在建党百年之际,珠影重点打造了红色谍战影片《暴风》,以上世纪30年代中央一条途经汕头的秘密交通线为故事背景,讲述革命先辈为保护秘密交通站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影片于6月底杀青,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后期制作,预计将于年底完片。

与博纳影业共同推进、珠影作为第二出品方的影片《中国医生》,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礼赞伟大抗疫精神,7月9日全国上映后票房突破13亿元,收获各界好评。

集团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戏曲电影创作生产路径,联合广东省粤剧院等单位摄制了国内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该片于5月21日上映,票房突破2100万元,创造了中国戏曲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在此基础上,集团抓紧筹拍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反映南北朝时期活动在岭南一带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冼夫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精彩故事,通过创新打造粤剧电影精品,力争形成“粤剧电影现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入新阶段,珠影将聚焦电影主责、深耕电影主业,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积极探索主旋律和商业性有机结合的路径,努力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影佳作,用“好故事”打动人、激励人、感染人,弘扬中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坚持守正创新,

依托院线终端做强宣发放映

院线影城是电影传播文化、实现价值效益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珠影积极探索影院运营管理新举措、新路径,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稳步扩大院线影城规模,增强终端控制力和影响力。

集团主导运营的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院线目前加盟影城950家,银幕数5739块,今年以来院线实现票房26亿元,全国排名第5位。同时,依托院线优势,集团积极承接头部优质影片发行业务,着力提升精准宣发能力。今年主导自产影片《白蛇传·情》全国宣发,将着力点放在具有年轻人影响力的B站、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成功实现“破圈”,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一股备受热议热捧的“国潮风”。10月10日,《白蛇传·情》在B站进行全网首播,目前正片播放量已超过380万次。国庆节档期,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全力做好《长津湖》等国家重点影片的广东区域发行工作。截至10月底,集团主导运营的中影南方新干线院线产出《长津湖》票房占该片全国总票房的7.3%;另一部重点发行的影片《我和我的父辈》同样表现突出,院线负责发行产出票房占该片全国总票房的6.71%。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巩固终端,围绕观众需求,提升观影体验和服务质量,努力加大优秀国产影片排片力度,积累移动互联网时代宣发经验,推动宣发放映提质增效,更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双效统一”,

聚力园区开发做优产业链

电影作为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珠影始终坚守文化传承的使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推动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提升造血能力,强化产业支撑。

当前,珠影抢抓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落实《“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高电影基地(园区)建设水平,提升文化内涵和综合效能”要求,全力推进珠影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建设,打造“电影+科技+金融+旅游”的特色文化产业综合体,旨在通过汇聚整合粤港澳三地影视产业资源,吸引湾区电影人才、资本、技术、创新资源进驻,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初步建成广州文化产业新地标。园区建成后,将积极发挥推动大湾区电影产业集聚功能,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助推广东更好发挥国产电影走向国际的“主窗口”作用,推动更多优秀国产影片在大湾区、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广泛传播,进一步增进港澳青少年对祖国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华侨乃至全球范围的吸引力、影响力、引领力。

坚持党的领导,

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首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国有文化企业来讲,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光荣传统、独特优势,是根脉所系、魂魄所在。珠影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坚持党建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保证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作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强化集团所涉及内容生产、人员和阵地意识形态管理,确保影视作品创作生产、播映等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我们在剧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到业务覆盖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推动党建工作和电影业务深度融合。近年来,集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激励考核机制,采取成立编剧、剪辑、导演等影视工作室等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德艺双馨的电影专业人才队伍,为事业发展强化核心支撑。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开创未来。珠江电影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抢抓“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影发展重要战略机遇,履行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