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样本:谁是曾国祥

在跨文化的背景中,曾国祥个人风格逐渐确立:以非本土化的第三方视角,在细腻真切的情感表达中,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作者 | 张友发

编辑 | 罗立璇

2020年5月6日,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颁出,由曾国祥导演的电影《少年的你》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八项大奖。

2019年6月,我们曾经在上海和曾国祥导演有过一次交流。该文在《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发表于2019年11月3日。

《少年的你》将一个更加风格化的曾国祥推到大众面前。

2019年6月,即将年满40岁的曾国祥接受三声的专访时,身着白衬衫、工装裤,坐在空旷的采访间中央,讲述拍摄这部电影的挑战:“压力很大,因为作为一个香港导演,(我)要去还原一件没经历过的事情。”

相比他的上一部作品《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虽然同样延续了青春,但也有着更大的叙事野心。在这一次,曾国祥的青春物语走出了伤感的怀旧情绪,从而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现实关照。

 

相比其他同时代的导演,曾国祥将自己在香港和多伦多的成长经历、在两地从影的职业经验、以及对于欧洲人文的审美取向融合,化为了一种细腻而不失克制的目光。自此,曾国祥的发展路径和电影语言具备了明显的多样性。因而,在对内地青春的重述中,他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第三方视角的结合。

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中,我们能看到曾国祥个人表达的逐渐确立:以非本土化的第三方视角,在细腻真切的情感表达中,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不过,在曾国祥看来,他还没有成为风格鲜明的导演。青春题材是安全的创作区,他认为自己除了”处理人物感情时比较细腻”以外,还有很长一段探索的路程。

01 | 走出青春

拍摄《少年的你》时,曾国祥最喜欢的是两位主角陈念和小北被分开审讯的一组镜头。在最初的设计中,两人的镜头分居荧幕左右,采用一样的特写设计。表示两个不同世界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在和成年世界的对抗中成为一体。

 

在此之前,曾国祥一直希望拍摄一部讲述少年成长和对抗成年世界的故事。对此类叙事的偏好甚至可以追溯到在国外读书时,他和朋友用胶片机拍了一部短片,讲述一群青少年绑架市长女儿的故事。多年后聊起这件往事,曾国祥否认这个作品有某种表达倾向:“那个只是拍拍玩而已。”

回到香港后,曾国祥作为演员,参演过《金鸡》、《青春梦工厂》,大部分与香港市井生活密切相关。2012年,他北上拍摄了喜剧电影《醉后一夜》。曾国祥对成片很不满意,一度陷入了两年的失落期。在接受新浪娱乐采访时,曾国祥认为,当时他还没有想好,要在内地拍什么风格的片子。

几年后,当两人重新开始合作《七月与安生》时,监制许月珍仍能感觉到这段经历对曾国祥的影响:“他当时有点害怕,因为之前在内地一些糟糕的拍戏经历。”

曾国祥说,在做电影这件事上,许月珍是自己的“师傅”。作为国内少有的既能抓故事创作又懂制作的电影监制,正是他把曾国祥“赶”出了原来的公司,“推”进了导演这个行业,又通过《七月与安生》的合作,确立了曾国祥在年轻导演中的地位。

这部作品摆脱了内地青春片主流的男性视角,当时内地青春电大多逃不开雷同的叙事框架,在大学发泄被压抑的荷尔蒙之后,男主需要在毕业前后,在女主和出国机会之间做出抉择,从而完成对青春的告别。而《七月与安生》重点讲述闺蜜关系,曾国祥在对青春电影的解构中找到立足内地的题材和表达方式:感性的少年故事,以及细腻的人物情感。

当然,《七月与安生》依然很强的怀旧痕迹,这类电影类似学者杰姆逊所论述的怀旧影片,通过成人视角下对逝去时光选择性的缅怀,来舒缓成年世界的压力:“它们对过去有一种欣赏口味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非历史的。”

曾国祥对青春的表述野心不止于此,决心“做历史的选择”,他告诉媒体,自己最喜欢的青春片是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后者对青春偏向残酷和黑暗的描述让他着迷。

《少年的你》更关注当下,它最初的目标就瞄准青年的现实问题。在监制许月珍的叙述里,《少年的你》需要探讨的青春概念更大,它关注的是青春的人:“当你要拍青春片的时候,你要关心那些青春的人成长遇到什么困难。”

因此,在陈念和小北两位主角身上,真正逼迫观众探索艰难现实的是那些不动声色的角落:陈念独自穿行的潮湿暗巷、小北在贫困生活中遇到突然降临的肉包子,还有在青少年困兽一样的搏斗中始终缺位的成年人。这些都让“青春”成为曾国祥电影中传递社会现实的窗口。

在接受自媒体烹小鲜采访时,曾国祥特意提到电影的普世性:“里面的矛盾冲突在任何的国家、任何的年代、任何的文化背景下都会发生。归根到人的本性上,我希望大家可以多一点儿反思,往正确的方向去走。”

许月珍对三声解释,《少年的你》从青春到少年,试图讨论的是一个更加广泛的议题:“我们应该提供一个怎么样的环境,才能让少年健康地长大成人?”


02 | 感性的第三视角

对于《少年的你》对现实的还原度,豆瓣有一处高亮短评如此评价:“曾国祥好得有点不能理解了,他是用什么意识拍出模拟考试结束后全班按分数重新排座位然后整个班级在那搬桌搬椅搬来搬去的,他怎么知道这么多内地青少年不自觉的常识的?”

曾国祥和角色的共情并不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下完成。对于内地少年的青春疼痛,曾国祥并没有切身体会。共鸣感的制造部分得益于陈可辛和许月珍此前的经验传授。拍摄《七月与安生》时,曾经对北上心生忌惮的曾国祥发现,相比香港合作时期,陈许两人已经非常了解内地市场:“他们很用心地去了解内地市场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慢慢分析给我听。”

在这其中发挥同样重要作用的是,是曾国祥对社会开放的观察态度。曾国祥少年时经历了香港电影最繁盛的时期,此时的香港电影服务于华语世界,内容多元,导演们也眼界开阔。

 

少年时代结束,曾国祥被父亲送到加拿大攻读社会学。社会学教会曾国祥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他能试着从不同角度理解事务:“每个人有好和不好,(关键是)怎么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他的动机和价值观。”

社会学背景加上跨文化语境,让曾国祥看待事物相对开放。平日里他看很多新闻,辐射华语地区、美国和欧洲。他尝试从多个角度看待社会事件:“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有很多面,只从一面去了解就会变得片面。”

这种表达能力正在香港新导演中变得稀缺,因为香港市场偏好的电影类型正在收窄。在拍摄时,许月珍就和曾国祥提到,如果在香港拍《少年的你》,可能没多少人去电影院。曾国祥同辈的导演越来越本土化,拍只有香港人才能共鸣的故事:“以前香港电影很多都雅俗共赏,现在反而越来越只是拍给香港人看。”

 

曾国祥对社会事件的开放视角与他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年少时,曾国祥不常见到父亲曾志伟。日后在内地参与一档谈话节目是,他和姐姐曾宝仪提到,自己幼时见到父亲,大部分时间的情绪都是紧张和窘迫。在父亲缺席的环境里,曾国祥从小和女性亲属相处,对女性间复杂的关系有着理解和好奇。

这些经历投射到曾国祥的创作中,《七月与安生》里,是微妙的闺蜜情谊,在《少年的你》里,两位主角都面临父爱的缺失,陈念和母亲细腻的情感在电影中被细致地刻画出来,是颇为出彩的环节。

曾国祥也善于传递这种情绪。《少年的你》现场拍摄中,曾国祥喜欢越过监视器,直接和演员交流。周冬雨刚进入片场里,为了进入与性格相反的角色里,曾国祥让她忘记现在的自己,回到拍摄《山楂树之恋》之前还没有被大众熟知,而必须承受一些低落情绪的阶段。

合作多年的监制许月珍认为曾国祥优点在于对他人的体察:“讲的夸张一点,他能体会别人的痛和苦。”

在第三方的开放视角中,许月珍也观察到曾国祥在电影里面更普世的人文主义表达,这种对人的关切更多来自于欧洲电影对曾国祥的塑造。

十六七岁时,曾国祥看到王家卫的电影,惊异于“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并借此接触到欧洲电影。曾国祥在最热爱电影的年纪,看的最多的是欧洲艺术电影:“大家会觉得我的电影不太像港片,可能有一点欧洲电影的味道,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欧洲的电影。”

曾国祥告诉三声,他在欧洲导演中,特别喜欢比利时的达内兄弟。达内兄弟的作品关注城市边缘人群和底层青少年,并且偏向写实主义的镜头语言。这些都和《少年的你》中的镜头表达,以及街头少年小北的人物塑造形成对话。

03 | 渐进的作者性

在俄罗斯的雪山拍摄《七月与安生》时,导演曾国祥让演员马思纯以放松的状态四处走动,后者在镜头前做出一个抬头望天的动作,曾国祥在显示器里看到这个场景:“哇,很像《情书》的那个镜头。”这个片段最后被他放到了正片。

在对电影语言的运用上,曾国祥并不拘泥于商业电影的类型化框架。拍摄处女作《恋人絮语》时,在父亲曾志伟出演的故事片段里,习惯了商业片拍摄的曾志伟惊讶于儿子用照相机进行拍摄。在《七月与安生》中,曾国祥修改了原著结局,为故事增加了颇具哲学意味的交换人生的结尾。

拍摄《七月与安生》时,这种作者意识还没有完全表露。在许月珍看来,曾国祥拍摄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进入内地的电影环境。电影切口不大,曾国祥需要做的是还原已经成熟的的剧本,找到每一场戏的情感点,保证完成度。

《少年的你》则设置了校园欺凌、高考和亲情等多条叙事线索。许月珍回忆,最初立项时因为牵涉议题过广,很多人怀疑这部电影能否拍摄完成:“可能有人觉得,很难把所有的点都集中在一部青春片里。”

 

最终的呈现得益于曾国祥对文本的重构。曾国祥更早参与到《少年的你》剧本,他的改编延伸到文本主体,强化了主角两人的情感和对彼此的牺牲:“我们看了一遍知道在里面喜欢什么,然后立刻就把原著扔掉,因为不想让它影响到到自己的创作。”

这种作者意识包裹在职业化的创作体系中。曾国祥认为自己最大的成长,是能接受团队的意见。年轻时他笃信作者论,坚信导演主导拍戏过程,现在认为拍戏是团队创作。从《七月与安生》开始,他不再自编自导,而是由熟悉内地的编剧执笔,自己参与剧本创作过程。

曾国祥希望自己对现实的表达不只是源自个人体验,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去了解内地学生的经历,通过书籍、纪录片,以及聊天访谈来形成对高考和校园霸凌的认知。

 

电影在7月开机,6月曾国祥带着团队去重庆学校的高考现场抓拍。曾国祥让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同步,从早上八点待到下午五点,不拍的时候,就观察:“其实后来也没用到几个镜头,但是主要想要去感受高考那一天的气氛”。

这天所得的诸多元素,被曾国祥用到了电影最后的拍摄里。他对着那天抓拍的每个镜头,告诉副导演用和镜头里相似的演员扮演老师和教导处主任,角色在电影里也要来到考场,为学生加油打鸡血,这些细节最终成为剧本的大量补充。

见证了曾国祥在体系化的创作框架里完善作者化表达,许月珍认为他正在快速成长:“可能以前他把东西拍完100分就OK了,现在他已经成熟到可以把想讲的东西加到剧本里,把作品中自己的世界观扩大。”

*查沁君和申学舟对此文亦有贡献,谢谢他们的工作。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