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刀疤弟弟(话娱)
罗伯特·麦基说过:“有史以来,所有的经典作品给予我们的绝不是解决办法,而是清醒的认识,并不是答案,而是富有诗意的坦诚,他们对人类世世代代为做一个人而必须解决的问题作出了不容忽视的揭示。”
在影视作品领域,纪录片无疑是最贴近真实生活、最坦诚的创作方式,也是现代人了解世界的首选途径。纪录片进入“网生时代”之后,适应纪录片播放的场合变得越来越多,人们与纪录片接触的渠道愈加拓宽。加之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因此重新获得了与年轻观众对话的机会。
近年来,许多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将目光投向中国本土文化,追寻日渐消弭的传统文化记忆,比如《记住乡愁》(2015)、《第三极》(2015)、《河西走廊》(2015)、《极地》(2017)、《了不起的村落》(2017)、《航拍中国》(2017)、《香巴拉深处》(2018)等,这类纪录片关注民族文化命运,探讨文化留存,在视频网站上,这种带着浓厚地域烙印的纪录片受到了许多年轻观众们的喜爱。
在纪录片领域,这类分支还没有明确的命名,时常被人笼统地归置为农业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这里我们不妨暂且称它为乡土纪录片。
乡土纪录片复兴:
政策、技术、观众、评价系统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的数字指出,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近7%。从2009年的5亿元起步,中国纪录片行业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10年间增长了12倍。同时报告指出,2018年,自然人文、时政科技、饮食文化三大领域已成为中国纪录片出海的首选。
曾经中国的主流纪录片与国家文化项目紧密相关,承担着对内进行历史文化科普,对外树立文明古国形象的文化使命,因而纪录片多围绕丝路、长江、故宫、中国功夫等文化符号,此时细化到单个地域或民族的纪录片在电视上并不多见,大多数为纪录片导演以独立创作者身份创作的作品。
孙曾田纪录片作品《神鹿啊 我们的神鹿》(1997)
在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纪录片推入了新纪元,中国本土纪录片逐渐将视野回收,专注于自身文化的挖掘,各方面条件都呈现出对乡土纪录片利好的趋势。
首先,在自然资源上,中国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如四川境内的巴蜀文化、云贵高原的滇黔文化、藏族的藏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碰撞,此前少有影视作品深入探讨这些古老文化的历史与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细微变化,因此也在纪录片史上留下一定缺憾,但这一切都对当下的纪录片创作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政策上,中共中央陆续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力度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政府针对这类乡土纪录片进行了相应的拨款鼓励。在资金注入、创作自由度加大的同时,乡土纪录片本身开始呈现出更多的人文气息与更深度的思考能力。
在技术层面上,视频网站对于优质内容的争夺陆续进入白热化,再加上新媒体天然的传播优势,业内逐渐将目光转向新媒体对于纪录片的影响,电视不再是纪录片播放的唯一渠道。与此同时,B站、腾讯视频等各大视频网站也开始发展自制纪录片,并逐渐向年轻“网生代”审美靠拢。题材的拓展、产量的增加和专业团队的打磨,让纪录片跟随时代的脚步进入了新的领域。
央视与B站联合出品纪录片《极地》(2017)
在观众层面上,生长、流离于城市的这一代,对于中国古老的乡土文明、民族文化天生有着割舍不掉的情节,而对于那些从未被探索过的秘境也抱着天然的好奇心。此前,国外一系列优秀地域纪录片为中国乡土纪录片作出了很好的引流,在泛娱乐化充斥的互联网时代,观众希望影视作品能够同时提供娱乐性与知识性,乡土纪录片也自然而然成为关注的对象。
此外,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也让部分观众更加依赖评价系统,评分可以帮助快速筛选出优质内容,从而节省观众挑选的时间。在豆瓣上,大部分乡土纪录片评分都在7.5分以上,也有不少作品突破了8.5分,比如《了不起的村落第一季》评分8.6分,《极地》9.4分,《第三极》9.3分。
乡土纪录片主流形式:
自然人文、美食文化、边疆题材
乡土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开始演变出多种形式。纪录片创作者的视角开始呈现出多样化,不仅仅在于展现当地乡土风貌,而是更愿意直面问题,展现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症结。
其中最多的是自然人文景观题材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普遍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切入点,有很强的叙事性。
以微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为例,内容制作团作“知了青年”推出“村落100计划”,将镜头对准国内100个古老村落,用影像记录下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濒临消失的村落文化。
比如中国最后的驯鹿养殖部落——鄂温克,这个部落正在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间不断徘徊,年长人的人逐渐去世、年轻的人不断流失,繁重的放牧工作面临无人接替的现状。以及台湾兰屿,这个太平洋上孤独的岛屿面临同样的情况,传统的捕鱼手艺正在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守护。这一切都让这些世代尊崇传统的族群无法适应,摄制组将这些都拍了下来。
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 第一季》中拍摄的台湾兰屿
美食文化题材是另一大分支。美食永远是最轻松最下饭的题材,各地美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题材对广大观众来说拥有天然的亲和力,适用于多种场景播放。这类纪录片有《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风味原产地·潮汕》……可口的美食料理过程配上慢镜头特效,仿佛直达观众的味蕾。
但许多美食纪录片做所的并不仅仅诱人画面的展示,通过食物映射出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与风俗,才是将其概念拔高的做法。这类纪录片几乎是最受当下年轻人欢迎的题材。
纪录片《风味原产地·潮汕》剧照
除此之外,边疆也是乡土纪录片的热门题材。在边疆题材纪录片中关于藏族的纪录片占绝大多数,因其封闭的地理环境、神秘的宗教信仰,藏族在地域和文化上一直备受瞩目,甚至早期成为西方探险家一度向往的地方。
近两年,内地藏族题材纪录片开始慢慢变多,从由央视出品的《第三极》到与bilibili联合出品的姊妹篇《极地》再到原班人马再次聚集制作的《香巴拉深处》,摄制组刨去了来自工业城市的优越感,展现广阔高远壮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以平等的姿态展示了普通藏人的日常生活与真情实感,那种真实的粗旷直击人心。
纪录片《香巴拉深处》剧照
因而,乡土纪录片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与历史文化变迁而形成完善的记忆影像,关乎着国家地缘、民族文化、家族血缘。
乡土纪录片意义:
文化认同、非遗保护、真实文献
那么,乡土纪录片能为当下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呢?
从记忆唤醒到文化认同:从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便一直在迁徙之中,人们在这过程中丢失了原始的乡土记忆。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一书中说道:“我开车周游中国风时候,大约有九千万人离开了农村,他们大多数去了东南沿海地区,农村生活正让位于工业城镇的快速发展,可是在北部和西部,很多地方仍旧以农业为主。”相对弱势的民族文化在外界的影响下如何延续下去?
乡土纪录片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心中的乡愁,让流离在外的各族同胞了解祖辈世代栖息的家园的历史,加深心中对于“根”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文化在与城市文明融合过程中逐渐显露出迟滞与疲惫,受到城市化开发的冲击与破坏,年轻人背井离乡寻找更多生存机会,老一辈人守着乡土最后的记忆慢慢走向人生的终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且不可再生,需要新旧传承才能不断流传,缺乏代际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走向消亡。乡土纪录片一定程度上在进行一项挽救少数民族活文化的行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增加一种新的可能性。
作为历史资料留存。乡土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性,追寻当地风土人情,并用影像记录下了民族文化的细微变迁,对于当下的社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当今中国本土乡土纪录片已经遇到了适合它的土壤,在不断的萌生中改变着当下人对待乡村文化的看法,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缓慢却在前进着。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