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升级,头部节目“去主持”化,二线主持人甚至不如机器人

伴随着头部综艺的“去主持”运动,流程化、功能性的主持人必将面临市场的淘汰,而这种淘汰甚至不用等到AI主持人的落地,各类节目中相继涌现的机器人形象便已是在对他们的生存空间发起攻占。


锋芒智库丨沐渔

今年《我是唱作人》的制作人C,去年《这就是铁甲》的人工智能CH0329,前年《我是未来》的小冰……机器人主持从科技类节目到机甲类节目,再到如今的音乐类节目,它们在综艺里充当起了传统主持人推进流程、讲解规则、串连节目的多样作用。

近年来,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不断降低。拿着大喇叭的导演可以出镜讲解比赛规则,走上舞台的歌手可以完成串场任务,退休的演员也能摇身一变拾起话筒主持,如今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机器人也参与到了这场主持人的饭碗争夺战中。

机器人主持挤占荧屏

不要钱又听话才是王道


早前在综艺屏幕上出现的机器主持人,多是在科技、机甲等与机器人有着直接关联的节目中,因此机器人除了在节目中扮演一部分主持的功能,还能彰显节目的主题,并通过IP化的打造成为节目的一道标签。

如在《我是未来》中的小冰,其不仅在节目中与张绍刚搭档主持,讲解比赛规则,记录现场观众心跳值,还顺利走出了节目,在湖南卫视的多场线下活动中亮相,成为走出综艺荧屏的一个IP形象,从线上到线下的打通,给未来综艺的机器人主持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小冰与张绍刚搭档主持

除此之外,机器人同样也能为节目达成想要设定的虚拟环境,使节目情节发展的大前提得以成立,如在《这就是铁甲》中一开始便是一个科幻的开场,“3018年地球已面目全非,正当人类面临末日危机时,编号CH0329的人类却从麻木的繁荣中觉醒,携拯救人类的终极密码穿越而来……寻找拥有这些能力的勇士们。”以此为背景,令四位嘉宾的到来更有故事感、使命感。

而到了音综《我是唱作人》中制作人C的出现则令综艺节目中的机器人主持不仅走出了科技、铁甲的范畴,而且相比此前机器人与传统主持人的搭档主持,制作人C可谓是独自揽下了《我是唱作人》中引导节目发展、串联节目内容、讲解赛制规则等传统主持人的活计。

机器人主持相比邀请传统主持人而言,不仅在嘉宾出场费上得以控制成本,也不会对节目内容造成过多影响,因此节目中采取这样的手法取代传统主持人的功用,可谓是内容生态中的“自然法则”之一。

头部节目集体“去主持”

生活不易,转行容易?


目前,主持人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市场转变不再需要专业主持人;二是,科技发展专业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被削弱。

纵观近两年综艺市场中的头部节目,爱奇艺《中国新说唱》《偶像练习生》《热血街舞团》均没有主持人,《青春有你》仅在总决赛之夜请来了何炅撑场;腾讯视频《创造101》《明日之子》同样没有主持人,《明日之子2》即便加入何炅但其title却是“现场总导演”;优酷《这就是歌唱·对唱季》《这就是原创》也没有主持人……

何炅在《明日之子2》自我介绍为现场总导演

棚内综艺不可或缺的主持人正在悄然消失,以往流程化、功能性的主持人正在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一些经验不足、综艺感不强的主持人反而成为了节目中画蛇添足的多余部分。对于这一点,笔者此前在采访某卫视节目导演时,他曾感慨道:“现在的新人大部分只会照着主持手卡念,而摸爬滚打后的资深主持人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台本上写下‘升华’二字,他便能迅速组织语言,提炼出节目需要的内容。”

近来,AI主持人的出现也令不少主持人感到危机满满。从首位AI主播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到春晚上出现撒贝宁、朱迅、高博、龙洋的个人人工智能主持人,再到两会黑科技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走红网络 ,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正在被瓦解。

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

为了走出这样的困境,“转行”成为不少主持人的共同选择,其中既包括“小转行”从棚内主持身份到多元嘉宾身份的转变,也有“中转行”从传统新闻主持到综艺主持的转变,还有“大转行”从主持人到演员、导演、制片甚至商人、出品人的转变。

综艺主持界老江湖“长江以南何炅汪涵”便是最好的案例,从2018年至今,何炅参与的常驻综艺中有大半节目都并非以主持人身份,而汪涵也走出了棚内,开始尝试户外体验真人秀《野生厨房》。

AI主持人的出现,首当其冲的便是新闻主持,人工智能的精准度是人类很难比拟的。一位从新闻主持转行到综艺主持的主持人向笔者表示:“综艺主持与新闻主持有着很大差别,新闻主持更多是强调正确性,而综艺主持则更考验个人的应变控场能力以及个人人格魅力。”

除此之外,主持人的跨领域尝试也越来越频繁,董卿担任《朗读者》制作人,华少担任《蜜蜂少女队》导演,李好担任《百变达人》总制片,何炅出现在《拜托了冰箱5》总导演名单,吴昕出演《爱上北斗星男友》,彭小冉主演《东宫》,主持人跨界身份多元化。

非专业主持迎来春天

流程化、功能性主持面临淘汰


“机器人”主持的风靡,挤压了原本主持人的生存空间,老主持出走,新主持成长受限,主持荒之下,采用其他形式替代主持之风更甚。而对于内忧外困的主持群体而言,如何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呢?

未来,专业主持走下舞台,非专业主持走进演播室或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主持专业出身的艺人往往在活跃嘉宾氛围、快速记忆台词等方面拥有一定长处,因此除了在棚内综艺cue固定流程,参与户外真人秀或是转型演员都能有效发挥自身的相对优势。

而在未来,随着综艺在垂直领域的不断深耕,一些非主持专业出身但在其他某一领域拥有独特表现的人才也许也能在对应综艺中觅得良机。相比传统主持人采、编、播、控等业务能力,主持人在镜头前的即兴展现、个人魅力、附加技能等更能让他们发光发热。

伴随着头部综艺的“去主持”运动,流程化、功能性的主持人必将面临市场的淘汰,而这种淘汰甚至不用等到AI主持人的落地,各类节目中相继涌现的虚拟机器人形象便已是在对他们的生存空间发起攻占。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