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假唱《白夜行》背后,明星效应正在打破行业规则

作者/舍儿 编辑/关关

去年通过《声临其境》上演精彩配音秀而狂刷一波好感度的韩雪一定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会陷入与私生活无关的职业素养争议中,这与她近期所塑造出的敬业形象完全背道而驰。

昨日,韩雪主演的音乐剧《白夜行》在宁波市演出。该剧巡演到第18场,门票几乎场场售罄,并且好评如潮。这在中国并不景气的音乐剧市场环境中,俨然算是票房黑马。

但遗憾的是,因韩雪在19日晚演出前夜突发急性声带炎导致发声困难,遂选择在演出中以全程播放录音的形式假唱,这遭到了广大网友的围攻与抗议,剧目口碑也大幅度下跌。

演员或歌手在演出之前发生意外的确是不可抗因素,但选择假唱并不是正确也不是唯一的解决方式。虽然《白夜行》主办公司上海欢翼文化已发布道歉声音,并表示会提供退票通道,但观众的怒火依然无法得到平息。

音乐剧假唱行为消失多年,《白夜行》犯案几级?

网友的怒点在于假唱,该行为向来恶劣,即使是在电视节目中,假唱的歌手也会受到强烈的谴责,更何况是买票进场的音乐剧现场。这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失误,而是态度和专业素养的问题。《白夜行》假唱事件让网友义愤填膺,更有网友称这是全球音乐剧史上的首例假唱。

事实上,假唱在音乐剧、歌剧等剧目演出中并不足为奇。当遇到现场条件不到位、演员声带不支等不可抗因素时,许多音乐剧都会采取真假唱结合的表演。

以《剧院魅影》为例,剧目中男女主在侧台换装准备登台,期间有许多繁杂的工序需要进行,如果现场收音就会导致嘈杂的背景声音流出,影响观剧体验,因此在这部分表演中选择用录音呈现。

另外,《剧院魅影》中高潮部分的海豚音也是现场音轨和预录音轨合并而行的。每周6-8场的频繁演出,任何音乐剧演员都不能保证场场发挥完美,为了保证演出效果,调音师会在得到舞台监督指令后,精密地切换现场音轨和预录音轨。

但这种为保证舞台效果的假唱性质并不能算是欺诈观众的行为,因为在90%的时段里,音乐剧演员都是尽可能保持真唱的。就连在音乐剧产业并不完善的中国,出现假唱行为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2005年,伊能静被揭露在与林依轮主演的音乐剧《周璇》中假唱。事件曝光后,伊能静坦言:“国内音乐剧的投资还做不到置办完美的舞台音响设备,假唱是不得已所为。”2010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登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传通稿中直接打出“告别录音,现场真唱”的标语。

随着音乐剧产业的推动与发展,国内音乐剧中大规模假唱的行为已经逐渐消失。明星资本论(id:mingxingzibenlun)咨询到音乐剧制作公司七幕人生的杨嘉敏,她表示在她的观察范围内,国内音乐剧几乎没有全程假唱的行为。

据悉,在音乐剧发达的美国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使用录音进行表演的剧目是没有资格进入主流剧场的,即便是简单的乐器也是要求现场伴奏的。而在他们的音乐剧环境中,没有现场伴奏的音乐剧也几乎是不存在的。

可见,韩雪在《白夜行》宁波场中全程使用录音的行为,无论出于何等苦衷,都是严重的失职和不尊重舞台的行为。

韩雪突发失声假唱演出,大型音乐剧为何无B角?

与韩雪相比,在工作过程中严重失职的主办方,更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而这背后暴露出的音乐剧行业对明星的“过度重视”,更是值得警惕。

“A角突发意外,为何不用B角?”这是在韩雪假唱事件爆发后,网络上出现频率最多的疑问之一。

在剧目演出中,考虑到市场偏好、演员搭配、突发情况等原因,演出剧目向来会配备B角,甚至C角,D角。在欧美演出中,替补演员会大概分为四类,包括每周有固定演出场次的主角替补,无固定演出场次、在A角突发意外临时上场的主角替补、配角替补,及群舞替补。

显然,《白夜行》剧组并没有准备替补角色,因此在主演生病失声的情况下,没有B角可以登台替换,才造成了假唱的难堪场面。但以《白夜行》的IP分量及巡回场次,它已称得上是大规模音乐剧,配备B角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

那《白夜行》为何没有B角?这或许又是一起明星效应引发的“血案”。

在音乐剧的选角过程中,演员的专业能力、观众号召力、包括商业价值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但因剧目巡演周期长久,演出的时间、地点不同,演员阵容也会根据外界因素做出改变。A角和B角的设定标准并不是看能力,而是与观众喜好、演员档期、合作演员等多方因素有关。

在中国音乐剧产业并没有足够的造星能力的前提下,演员互替对剧目的影响并没有强烈的差距。故事的内容,表演者的实力,舞台的搭配,才是音乐剧的最大看点。

但这一切都在明星加盟后而变得截然不同。《白夜行》巡演18场,每场都能达到门票一抢而光的效果,这与韩雪的出演脱不开关系。

可以说,音乐剧《白夜行》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明星效应售票的剧目,剧组无法找到一个在名气、流量、号召力都能与韩雪相媲美的音乐剧演员做替补,而选择常规的音乐剧演员,就会失去《白夜行》所具有的明星效应。

显然,主办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过为剧目配置B角,于《白夜行》而言,明星的地位已经跃居于作品之上。这对音乐产业来说,其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此行为形成业内潜规则,被大众默认的话,那么目前已经成名的郑云龙、阿云嘎等音乐剧演员,之后或许也会遭遇出演剧目没有B角的事故中。

带病假唱是敬业?突发意外演出为何不叫停?

退一步来讲,即便没有B角,假唱也并不是意外发生后的唯一选择。

2007年,国际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在上海演出5天,遭遇了该剧巡演8年来首次演员集体病倒的情况。A角、B角、C角三位扮演同一角色的演员同时生病。主办方上海大剧院及时叫停了当晚的演出,为观众提供退票及换票服务。并迅速与伦敦总部协商,紧急调派伦演员娜塔莎·史瑞丹飞往上海救场。

2014年,余少群突发疾病失声,原定几天后在大剧戏院剧场演出的话剧《风雪夜归人》临时宣布取消,余少群也发微博表达了歉意;2013年,陈道明高烧不退,与主办方协商后取消了话剧《喜剧的忧伤》连续三天的演出,并承诺在陈道明恢复健康后安排补演。

但《白夜行》并没有采取这样的应对措施,反而在开场时才宣布可以退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一种欺瞒观众、堵心态的做法。

不设B角,不留退路,硬着头皮登台表演都不是正确的方式,无论是对自己,对观众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主办方在理应选择公开道歉、获取原谅的场合采用弄虚作假的形式来糊弄观众,这也将会遭到广大音乐剧受众更强烈的情绪反扑。

更为严重的是,经过了此次事件,未来明星参与音乐剧将会面临更多的争议和责难,这对于本来就缺乏成熟艺人带动市场的中国音乐剧行业,也是一次极坏的影响。

此前数月,经过了综艺《声入人心》的带动,在中国急需关注的音乐剧市场持续升温,明星效应所能带来的正面促进作用开始扩散,尽管光芒辐射有限,但也是无数人饱含期盼,奋斗得到的结果。希望未来,行业能进一步完善,避免这次的问题再次发生。这也才对得起无数前辈与业内人努力数年,为这个行业争取到的关注与希望。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