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 新技术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生产方式的革新

《综艺报》:今年两会报道中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像5G、4K、AI,你认为科技的发展可以为广电行业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徐滔:今年这些新技术应用引起了非常热烈的社会反响,其实今年北京电视台的春晚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新高度,这是北京电视台首次在大型晚会中全面启动4K高清技术,我们不仅为观众奉献了一台好节目,更是视觉体验的享受。

每项新技术或者新品类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技术更新,也会对我们内部架构、节目生产流程等方面产生联动影响。可以说,有时候是内容制作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技术更新,但很多时候技术也在倒逼我们改变机构组织和流程架构。

比如,4K后期的高清制作需要更长时间,这就要求所有录像工作一定要前置,而且为了减少后期制作时间,前期拍摄工作要更精细、更到位。在今年北京晚会的制作过程中,晚会的设计、策划、精细化程度比以更高,技术进步对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所有人都关注5G带来的技术革新,但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生产方式的革新。

《综艺报》:AI(人工智能)会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哪些改变?

徐滔:5G、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了很多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观众互动方式。以往电视传播是单向传输,与观众互动可以说是电视短板,我相信新技术可以为双向交互带来更多可能。

《综艺报》: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很多人觉得视频网站等新媒体拥有天然优势,你认为广电媒体的优势是什么?

徐滔:现在大家的惯性思维是觉得新媒体可能走在了新技术应用前沿,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广电媒体才是这些新技术最大的应用者和推广者。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人民大会堂布设置高清大屏,使用是4K技术。这些最新视频技术的最大应用很多是在电视里,很大程度上,广电才真正推动这些新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综艺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卫视对此有哪些编播安排?

徐滔:北京电视台会从三个方面进行创作,第一是“大戏看北京”,北京卫视电视剧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今年还会有很多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戏播出;第二,今年北京卫视还会推出很多守正创新的栏目如《养生堂》《向前一步》;第三,北京卫视王牌节目《档案》今年会推出《中共中央在香山》等一系列纪录片。

《综艺报》:近期,北京卫视播出的很多电视剧反响良好,北京卫视选剧标准是什么?

徐滔:其实无论是电视剧的选择,还是制作节目的选择,北京卫视在创作上都遵循一个方向,而且从未改变,那就是温暖现实主义。

《综艺报》:你觉得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徐滔:首先它一定要有美好的价值观,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都是具有美好价值观的作品,另外它应该具备极强的艺术力,能够深入生活。好的电视剧一定是能够引发共鸣的。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