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唐尧:想通过《大江大河》,改变“佛”和“丧”的生活态度

作者 | 多爪猫

豆瓣评分8.9,收视率稳居第一,《大江大河》为2018年电视剧市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国产现实题材剧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大江大河》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了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三个年轻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奋斗历程。从1978年恢复高考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大事件贯穿始终,也让一代中国青年人的命运发生改变。

1B3F28BD-8C69-4083-B9F6-D8C7F26082F2.png


就是这样一部看似离当下生活比较遥远、又带有主旋律色彩的电视剧,既紧紧抓住了中年观众,同时也在年轻人中间引起热议。不仅相关话题被送上热搜,更是让90后、95后出生的人,找到了情感共鸣。

“其实年轻人喜欢这个戏,应该说在预料之中。我一直认为我们只要认认真真写故事,在人物挖掘方面不断的下苦功,是能把年轻观众吸引过来的。”编剧唐尧说道。

如何写好现实题材?如何展现时代主题?如何打通各年龄层观众的情感屏障?为此,剧研社邀请到了《大江大河》的编剧唐尧,分享他创作上的成功经验。

现实题材如何“现实”?

2018年是国产现实题材蓬勃发展的一年,都市情感剧、职场剧、创业剧成为荧幕主流,从方方面面反映着当代生活。

然而,现实题材的“现实感”成为业内外争论不休的话题。

CF07A53D-4C5D-4033-AB27-DBC85999FC36.png

《大江大河》作为一部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现实题材大剧,不仅要处理好时代主题与生活化表达的关系,还要精准的展现年代感,无疑给整部剧都加大了难度。

“写现实题材的时候如何把事写得像现实,首先得尊重生活,尊重生活里的那些细节问题。”唐尧这样说到。

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极为繁琐。唐尧用“处女座”来形容主创团队在细节上的碰撞:“没有一个处女座的人,但是都是处女座做派,我真的无数次把自己逼到极限。”

仅是一场关于自行车刹车的戏,编剧就和导演讨论了很多次。“1983年的女士自行车多大?那时候的自行车刹车怎么刹?程开颜的技术能控制好吗?”这样类似的细节探讨,在《大江大河》的创作过程中上演了很多次。有时出现大家都不确定的问题,就是一起找专家研究请教。

“我们写一个化工厂的戏,大概前前后后找过十几个化工方面的专家。有清华的化学系博士,也有在美国的博士后。还找了大量的当年的化工工程师。”唐尧回忆说。

再有解答不了的问题,他们会一起下到工厂里去,跟那个时代工作过的化工工人沟通,涉及到的相关情节会咨询他们:“你们觉得靠谱吗?你们觉得可以实现吗?”再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修改。

596A8EFD-5F12-4ADC-AF7D-9FF205D0954B.png

除了对现实细节处女座般严谨的考据,在还原历史时代方面,唐尧认为编剧必须要建立一个历史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补充细节,才能对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本身对历史很感兴趣,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研究过中国现代史,就是1911年往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史,读过非常多相关的书。对1978年往后的中国历史也仔细思考过。这是在接这部剧之前就已经有的积累和思考,所以遇到这部剧就可以在素材收集上省掉很多时间。”

7626E6B5-1FEC-4D6B-8434-18ED26656825.png

“对编剧而言,寻找历史感觉不如说找到历史感觉之后,再打穿历史屏障。对导演来说,要还原那个时代,把这个时代还原的越真越好。编剧写的这个故事,得让不同年龄层的人看懂,触动到他心里去。”

“想要通过《大江大河》

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江大河》的故事从1978年恢复高考开始讲起,宋运辉经历一番波折后终于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在大学里,他遇到了一批和自己一样,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人。他们手不释卷彻夜读书,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英语,看到一本好书仿佛过年一般开心。另外,没能上大学的姐姐宋运萍自发去读电大,姐夫雷东宝带领家乡父老搞改革、开砖厂,都是通过知识和劳动解决贫穷落后的问题。

实际上,《大江大河》讲述的不仅是这些主人公们努力挣脱命运枷锁,做时代弄潮儿的故事,也展现了一代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精神面貌:

“我们的主人公宋运辉面对所有不公的待遇和忽视,他没有放弃,他继续认准那个目标在奋进,他继续用每一秒钟时间来学习、来了解这个工厂。他没有‘佛系’,他没有‘丧’,命运对他不公,但他依然热爱着生活。我自认为这个故事写完之后,有不少年轻观众会喜欢。”

B7DC3F59-323A-4DA5-BD8F-F0CC9496B3C4.png

然而有趣的是,正是唐尧在采访中提到的这种“佛系”,成了当今中国青年人中的流行文化,甚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声音。在分析这一现象时,不少人会提到快节奏的生活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与焦虑情绪。

但在唐尧看来,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人们“佛”“丧”的借口:“希望更多的人读懂历史。对历史多一分尊重,对历史多一些了解,你会发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回到宋运辉成长的年代,那个时候社会流动性差,大家被户口等种种问题束缚在出生的地方,大批返城青年在家待业,而能考上大学的又是少数。不少青年被困在小房子里,看着自己无法跨越阶层。唐尧特别提到的整天喝酒打架的“熊耳朵”,就是他“藏”在剧里的那个年代的“丧系青年”。

但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的先行者,“他们在20岁的时候就看到这些,却没有停止奋斗。哪怕是每天走出去,日积月累也可以走很远了。这个事很伟大,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了目标,然后坚持不断前进的。这是难得的,是人世间珍贵的品质,所以我们希望大家看到这种品质。我们每一年能比前一年多走两步,过几年回头看已经比那些原地踏步,那些‘丧’的,那些‘佛’的孩子们领先了一些。”

6AF2E9A5-3070-4507-9003-694C8E34B7E4.png

《大江大河》中,一个从农村走向县城的大学生,一个回到贫困家乡的退伍军人,一个走街串巷卖馒头的青年,这样三个平凡的草根青年,搅动起时代的浪潮,洒满万千星辉。

唐尧也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带给年轻人激励,别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看了剧可以更加热爱生活。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让奋斗的朝气成为一个时代年轻人的主流声音,这也是《大江大河》与当下时代的“重要对话”。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