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年度最佳悬疑片

出品 | 知影

作者 | X

编辑 | 小影

若干年后,如果“桌面电影”能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影类型,那么它在回首总结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的时候,2018一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它拿出的几部作品不仅优质,还收获了极高的讨论度。这使得这种也许还并不能真正被称为一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形式,真正被更多的人所知道。

其中有两部片子,在还没有在国内上映的情况下,在豆瓣上就分别达到了近7w和近12w的观看标记人数。

前者是聚焦互联网黑暗之处的《解除好友:暗网》。

后者是本周五在国内上映的《网络谜踪》。

两者的口碑都相当不错,尤其是《网络谜踪》。不管是它亮相的圣丹斯电影节,还是作为奥斯卡风向标的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抑或是作为奥斯卡前哨的Indiewire,都对它给出了很高的肯定。

豆瓣8.5,好于 96% 悬疑片,好于 95% 犯罪片。

这两部电影在表现形式上都属于同一种类型,即开篇就已经提到的“桌面电影”;在内容上,也都包含有犯罪、恐怖、悬疑元素。相同点很多,但两者还是有气质上的微妙不同。

《解除好友:暗网》是虚构程度比较高的互联网时代都市传说,在有点脱离现实的设定下极尽恐怖,把互联网的黑暗之处烘托得淋漓尽致,观者一路提心吊胆,最后依然带有余震;

《网络谜踪》则离地更近,犯罪案件之下缠绕的是对家庭亲情的诠释,紧张激烈之余还能收获对于亲情以及家庭教育的感受和思考。

还没有观看过任何一部这个类型影片的人也许还不太清楚,“桌面电影”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来讲,就是你在观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看到的始终会是各种电子设备的屏幕:比如电脑、电视以及手机等。

电影信息的传递,则会通过在这些设备上进行的各种活动达成。比如主角们在聊天软件上的聊天内容,比如电视新闻的播放,再比如网页的浏览和视频的播放。

看一段预告片也许会更直观。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母亲去世两年多,父女俩看似已经开始了平静的生活。某天女儿突然失踪,数据工程师父亲开始通过互联网上种种可以运用的手段,寻找女儿的踪迹。

片子的整体风格跟预告片呈现得差不多,节奏很快,观看过程非常过瘾。

不得不讲,这种形式具有天然的优势。打字、鼠标移动、点击页面……这些操作本身就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这个基本上人人都熟悉各种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时代,人的眼睛会不自觉地随着光标移动,加上每一个画面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量以及流畅而不断反转的剧情,整部电影的100分钟过得非常快。

电影本身又带有悬疑色彩,父亲通过互联网可以运用的种种手段寻找失踪女儿的蛛丝马迹,逐个排查脸书好友、银行账户往来、每一条ins状态和每一个直播视频,女儿生活的全貌和可疑人士逐渐显现。

因为大量使用了搜索引擎以及聊天功能,所以整部电影的很多时候都伴随着啪哒啪哒的键盘敲击声,观众的心就会在这个相当有节奏感的声音里,随着线索不断的出现和断裂,疑团的出现和解开,剧情的进行和反转里一上一下。

这部片子的拍摄只花了十几天,但是剪辑却花了两年多,最后能够达到这种观看效果,主创们在剪辑室待的两年完全是物有所值的。

制作特辑里的这种细节就完全能体现主创们的用心:

为了给每个角色准备严密贴合时间线的资料,导演及团队花费了一年半复制还原了将近16年的电脑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的界面。所有的数据设置,包括Facebook页面、twitter时间线,都要贴合角色本身的生活时间线,甚至画面中每一个对话编辑的速度,都要张弛有度。为了要让观众信服,导演为每个角色准备的个人资料几乎都要精确到分秒。

桌面电影在信息的传达上有优势,却也并不会因此削弱情感上的表达。在创作者的用心设计下,屏幕上的信息可以并不单纯是冷冰冰的数据。

比如父亲在报警之后,第一时间搜索当地相关案件的立案率和结案率,这个设计就很能让观众领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

影片开篇还有个细节,爸爸和女儿聊天,说到正在进行的期末考试,女儿说担心会考砸,但爸爸表示很相信她,而且很为她骄傲,接着在对话框输入了一句“Mom would be too”,犹豫良久,最终也没有发送给出去,逐字逐字删除了。

不管是爸爸还是女儿,对于妈妈的离开都依然有心结,但两个人都没有开口。

键入,光标移到发送键上游移不定,然后又逐字删除,现代人的感情,就在这个过程里体现了。

除了节奏和代入感,故事本身讲得圆也是片子优秀的原因之一。

它是个犯罪故事,是个悬疑片,剧情又经历了不断的反转再反转,在这种情况下,故事很容易出现漏洞,但导演细致的铺垫,让一切结果都能有合理的解释。

比如本片最终极的答案,导致女儿失踪的凶手究竟是谁,其实早就已经隐藏在片子前段的某个画面里。但因为片子每一个画面都信息量巨大,关键信息可能埋藏在某个你觉得无关紧要的屏幕角落里,也许只有极其少数的人才能在一次看的时候就发现。

对更多的人来说,去二刷也许能收获发现各种细节和伏笔的乐趣。

目前已经有的桌面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悬疑、犯罪题材,而《网络谜踪》在题材相同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成为它们中的优秀代表,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优点以外,还在于,它还拥有一个相当具有普世意义的落脚点——家庭亲情。情感和悬疑结合得很完美。

整部片子是在讲父亲在寻找失踪女儿的故事,而这句话其实可以具有两重含义。一重当然就是直接意义上的找人;另外一重,则是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和女儿达成的更深层次心灵上的理解。

父亲自以为了解女儿,殊不知他真的差得还很远。

以为失踪女儿是在上钢琴课,但女儿其实已经停课半年;

在朋友的提醒下意识到可以联系女儿的同学,但他并不知道女儿任何朋友的联系方式,最后只能打开已经去世两年多的妻子的账户;

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女儿每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但每一个都是私密的不对外开放的;

在通过社交网络一步步深入的调查下,他对警察的话也由“我熟悉我的女儿,她不可能离家出走”,变成“我不懂她了,我再也不熟悉我的女儿”。

妻子去世之后父女二人之间的心结和隔阂,这才真正浮现。

很妙的是,它最后的反转产生的效果,使得电影对于亲子关系的表现和思考又再上升了一个层面。具体如何再讲下去就涉及剧透了,这部片子绝对是值得你去一趟甚至很多趟电影院的。

互联网对于电影的巨大影响没人能否认,但在此之前,它基本上集中在电影的制作过程里。“桌面电影”这种表现形式,意味着互联网已经渗入到了电影的表现形式本身。

片子里女警官的饰演者女演员黛博拉·梅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这部电影全新的叙事方式,是电影的革命。

革命能否成功不好说,但这部片子作为个体,肯定已经是成功的。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