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2018最后一个大长假,马上就要结束。
这7天,除了电影界的金马奖公布提名,另一个领域也选出了今年的“金马”。
诺贝尔奖。
这届获奖名单里,有个名字很特殊。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该奖项时隔55年第三位女性获得者。
另两位分别是1903年获奖的玛丽·居里(Marie Curie),以及1963年获奖的玛丽亚·戈普波特·梅耶尔(Maria Goeppoert Mayer),图片来源:新华网
她特殊在,站到了一个被普遍认为“女性难有成就”的领域前端。
跟Sir今天要聊的主角很像。
Sir对她的初次认知,来自生物课本。
说她享誉全球一点不夸张。
现实里,她就是自带主角光环的那种人——
美国《时代》表彰她为20世纪“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
联合国任命她为和平使者。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宣布她为皇家女爵士。
英国媒体形容她是“奔走的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是闻名世界的天主教慈善人士,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社会影响力曾击败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
迈克尔·杰克逊为她写歌(《Heal the World》)。
谁叫她重新“定义”了人类呢?
来,郑重介绍——
《珍》
Jane
珍·古道尔。
1952年,这名英国女生高中毕业了。
她没钱上大学,做起了秘书和服务员。
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就是后半生,但对珍恰好相反。
那是她不平凡人生中,最后的“平凡时光”。
十三年后,剑桥给这位没上过大学的女生颁发了博士学位。
不过这学位,也不过是她魔幻人生芝麻大的注脚。
关于她生平的电影,就多达40部。
邦德听了都流泪……
这最新来的一部,是炒冷饭吗?
Sir一开始也这么想。
于是这部纪录片开头就提醒你——
这里的珍贵镜头,你差一点就看不到!
全片大部分素材,都来自美国《国家地理》档案馆。
这里宝藏尖货太多,很多从没出现在大众视野。
这一次的宝藏,来自史上最强摄影师之一,雨果·范·勒维的作品。
他用16毫米镜头拍下160小时的珍·古道尔影像素材。
尘封半个世纪,四年前才被重新找回。
绝版秘辛啊!
神级配置下,也难怪《珍》成为去年最佳纪录片之一。
奖项不愁。
评分前列。
豆瓣8.8分,烂番茄98%新鲜,最严格的Metacritic ,给了87分高分,还送上”必看”徽章……
卖了太多关子,Sir说回影片本身。
Sir觉得,纪录片的首要前提,一定是保真。
展现自然,就是以镜头代步,还原世界一隅。
对准社会,要锋利窥探,揭露本来面貌。
而面向个人,则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
TA是谁?
《珍》确实是最有发言权的一部。
它的镜头,有两种不同效力——
沿着珍人生的物理轨迹,同时又暗藏着“化学作用”。
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她的传奇。
从籍籍无名的小秘书,到研究黑猩猩第一人。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
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奇,希望有人能一起前往非洲的贡贝国家公园,实地观察黑猩猩。
非洲,置身野外,睡在星空下,亲眼目击野生动物,恰好是她八九岁就有的梦想。
灵长类动物的还原主义科学理论在当时很流行(听不懂找度娘),可李奇一直怀疑。
所以他希望有一个“小白”同行,这样就能抛开定式思维,带着纯洁的视角。
珍,恰好没搞过科研。
刚到非洲几个月,珍一无所获。
可她有十足的耐心啊,以及对知识的热情,对动物的爱……
不得不承认,李奇选对了。
珍没有被僵化的理论束缚,她发明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从前的研究人员,都是用数字来区分黑猩猩,但珍给它们取了不同的名字。
这也太有个性了:
白胡大卫、巨人、麦奎格先生、芙洛……
至于研究方法嘛……
呃,没别的招,就是有事没事在黑猩猩面前瞎晃悠。
目的,是让黑猩猩习惯她,忽略她,然后接纳她。
就这样,又一个小白改变了世界。
珍似乎天生就是动物学家。
很快,她的研究成果就一个接一个爆出,每一个都是投向学术界的重磅炸弹:
黑猩猩也食肉!
黑猩猩也会理性思考,也有利它行为和感情!
还有社群关系!
人类并非地球上唯一会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物,黑猩猩也会!
黑猩猩会拔光树枝上的树叶,用它从白蚁巢中钓取蚂蚁
珍,重新定义了黑猩猩。
她发现,观察黑猩猩,仿佛就是在观察人类——
盯着黑猩猩的眼睛
我看见回望着我的
是有思考和有理性的个性
这些如今大众习以为常的理论,都是珍第一个发现的。
传统被打破了,她自我的认知,也被打破。
甚至,有些研究结果珍自己都难以接受……
比如大多时候温柔黑猩猩,也有好战、残暴的一面。
对了,光说传奇,忘记说发生在珍身上的化学效应了。
搞科研,不代表不能顺便搞个恋爱。
常常在镜头背后审视珍的那个男人,终于走到了她的生活里。
摄影师雨果,最后成了她的丈夫。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
为什么本片画风,常常从国家地理变成家庭片……
珍,是其中最可爱的那位女主角。
她时而上树,时而下河,有时对着镜头还要吐个舌头。
不要误会……不是对你,人家是在对恋人示爱呢。
这真是一部少有的“窥私感”很强的纪录片。
因为在镜头私人化的过程中,她的个人理想和生活,都暴露在了观众眼里。
后来,跟着丈夫,她又跑去了塞伦盖蒂大草原,又接触了更多可爱、也神秘的动物。
儿子葛拉出世后,黑猩猩也有点失宠了……
追踪黑猩猩的工作,她只能交给学生和员工。
观察黑猩猩,让她成为更成熟的母亲;
为人母的经验,又让她反过来懂得理解黑猩猩的母性。
这可能是无数人都想达到的境界吧?
家庭事业两不耽误——在黑猩猩和人类的关系母题下,珍也把自己,这个灵长类动物的个体,当成了研究样本。
她的感受,她的挣扎,她的家庭……围绕在身边的一切,都和科研相互作用,效果相当奇妙。
但也有头疼的……
在丛林世界游刃有余的珍,也必须面对人类文明的复杂。
往大了说,她也得面对官僚制度、学术制霸、性别歧视等阻碍。
往小了说,她和丈夫分隔两地聚少离多,难免渐行渐远。
后来,不同的理想,终于成了两人不可调和的矛盾。
儿子葛拉长大后,她还要再次承受分离(他被送去英国寄宿学校)。
另外珍还注意到,葛拉从没喜欢过黑猩猩。
有多少孩子理解父母的理想呢?
珍从科学里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看到了人性的无奈。
这一切的经历,让她下定决心成为一名终生人道主义者……
故事说完了,咱再来看看导演。
这导演你必须认识一下,因为《国家地理》找来的这位布莱特·摩根,也和珍一样,相当不走寻常路。
《纽约时报》早就评价过他:
克服困难、处理极为巨大的题材,是他的拿手好戏。
创作《珍》之前,他花了八年去拍《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
对,就是中国70-80后青年,最早的摇滚偶像之一。
本片配乐也顶级——传奇作曲大师菲利普·格拉斯。
他之前的作品都是大片,《时时刻刻》《楚门的世界》。
这些幕后都被珍吸引,可能因为这部纪录片,在创作上相当有搞头。
《珍》应该是为数不多见的,具备超大时间跨度的传记式纪录片。
曾经的天真少女珍,和后来的白发奶奶珍(84岁),都会出现在片中。
她开始只是个淳朴青年。
可活到了84岁,她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人类范本。
不,其实可能只是她自己的范本。
我们常用一部电影《白日梦想家》来激发自己。
电影中,《life》杂志的座右铭,Sir每念一遍都心潮澎湃,恨不能再年轻一次:
To see the world,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开拓视野,看见世界;贴近彼此,感受生活。这就是生活的目的。)
但念完,也就念完了。
所以世上有两种人。
珍这种梦想家,和我们这种“白日梦想家”。
我们常以为这两种人的比率,是1:10000甚至更大。
其实那是客观。
主观上,就是1:1 。
你,和想来想去想来想去……
就是不敢成为的“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安托弯弯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