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剧的编剧总被骂上热搜?

本文首发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前几日,《镇魂》《一千零一夜》编剧皆因被骂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一部是由于改编剧情与原著存在较大偏差,一部则是因为剧情无脑。

在电视剧的世界里,导演负责建立该剧的视觉风格,而编剧多半决定了人物设定、剧情走向、台词内容和剧本逻辑等。当下的国产剧中,剧情无脑、台词尴尬等问题时有发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网友批判。

 

就最近在暑期上线的几部电视剧来看,编剧数量上的众多并没有弥补质量上的不足。通过豆瓣评分调查,大多数电视剧的编剧数量至少在三个,且探究他们之前的作品评分,除了解嬿嬿的《我为歌狂》,其余编剧的作品评分多在4-6分徘徊。

编剧水平,正在成为观众心中对电视剧制作好坏的重要判断标准。

脱离原著、套路化、抄袭

内地编剧的能力屡遭质疑

进入暑期以后,除了交相辉映的电影大作,电视剧在各影视平台也没有闲着。从6月开始,《扶摇》《一千零一夜》《芸汐传》等电视剧接连开播。其中,在世界杯霸屏中仍旧脱颖而出的《镇魂》,就是由网络小说改编后拍摄制作的。究其原因,也多是因为剧中人物的CP感强烈,受到“镇魂女孩”强势安利。但论起剧情,编剧的改编并不被粉丝买账,微博常出现对原著还原度不高等评论。

 

近年来,网络小说在电视剧中已经成为常见的素材。从《盗墓笔记》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到《镇魂》,大IP改编使电视剧在开播前就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与粉丝数量,但最初的粉丝中常包括大量的原著粉。原著粉在看剧的时候,内心已经形成关于这个IP的深刻印象,会不由自主地对比,一旦剧情及呈现效果与预期不符,很容易产生不满。

 

豆瓣评分中对于同一作品的文字版与影视版差距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2015年的《云中歌》小说评分高达8.1,电视剧评分却低至3.2分,今年暑期的《扶摇》小说评分7.4,电视剧评分5.0。这些剧曾在网上被声讨的原因之一,就是“毁原著”。而操刀改编的编剧,则必然成为批评的主要对象。

内地编剧在网络中被嘲,常常逃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1.改编剧与原著不符,基本剧情和框架被更改。其实,通过视觉将原本用文字描述的小说呈现出来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一些形容在文字中可以“意会”,却无法将其具象化做到完美的表现。这就对编剧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粗制滥造的产物并不被观众所接受,此前备受好评的《琅琊榜》,即使被评价为高度还原小说,仍有原著粉不满。

 

2.电视剧像样板戏,缺乏细致的描写。像编剧行业中常用的套路,如用职业代替人物,用对话代替情节,用旁白代替心理等,使用起来简单易操作。大多数编剧就选择不去突破,寻找更好的影视化呈现的方法。之前大热的《欢乐颂》就经常被人评论旁白出戏,对剧中人物感情常使用“她内心十分痛苦”“她感到一阵揪心”等旁白来表现。

 

3.故事发展夸张,个人观念色彩浓厚。一些影视剧中包含的“拜金主义”,或是有导向性偏差的三观,也会引起观众的吐槽。著名编剧琼瑶这几年也常被指出其作品《情深深雨蒙蒙》《一帘幽梦》中的台词“三观不正”。

 

4.借鉴国外热播的电视剧,抄袭台词或其中剧情片段。《爱情公寓》自播出以来,就被网友质疑剧情抄袭《老友记》、《老爸老妈浪漫史》等美剧。

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内地编剧缺乏想象力,剧情编辑中照本宣科等现象。面对质量不高的国产剧,有不少人提出“内地为什么没有伟大的编剧”的疑惑。但除了编剧自身的能力问题,还有许多客观因素。

 

原著本身体量大,有的网文ip都几百万字,本身具有宏大的世界观架构,故事线也铺陈得更多,电视剧受时长限制,无法一一赘述,并且从文字到画面的转变也有技术局限。不仅如此,部分业内人士称,行业混杂的内部情况可能导致优秀的编剧已经流失。

国内编剧薪酬仅为韩国1/116

在业内不受尊重,缺少话语权

薪酬问题,是编剧行业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虽然在成名后虽然拥有较高的稿费,但成名前的薪酬却十分低廉。

 

大多数编剧在入行之初通常先做“枪手”,所谓“枪手”是指帮助“大腕”编剧丰富剧本架构,添加细枝末节,稿酬为一集5000元左右,或一部戏共得到1-2万元。“枪手”在成名之后可以作为独立编剧或成立工作室。而成名编剧的薪酬最高可以达到20-30万元一集,是“枪手”们薪酬的60倍。然而,许多资深编剧都称,行业内不熬上五到十年难以成名。

偏低的薪酬以及长期青黄不接的困境使得大部分“枪手”中途改行,仅有少部分人最终熬成独立编剧或成立私人工作室。

 

然而在电视剧产业发达的韩国,知名编剧的地位与薪酬甚至超过明星,顶级编剧一集能拿到1亿韩币(约58万人民币)的酬劳,普通的署名编剧身价也有2000万韩币(约11万元人民币),基本与一线韩星的片酬持平。相比之下,国内“枪手”的薪酬仅为韩国知名编剧的1/116,与普通编剧的薪酬也相差22倍。

 

如果说薪酬问题是从物质上阻碍编剧行业发展的因素,那么编剧在制片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则是在精神层面上的阻碍。

 

通过调查得知,90年代前,内地编剧群体普遍处于自由创作状态,而在90年代以后这种流程不复存在,通常是由投资方根据市场选择一个热门主题,然后找到编剧撰写剧本。这种流程从根本上弱化了编剧在制片中对作品的话语权。而韩国电视剧中,编剧们被尊称为“作家”,是韩剧制作的核心,著名编剧号召力比任何演员都大。《来自星星的你》的导演张太侑和制作人朴旻烨称,从角色选择到剧情走向,韩国编剧们在韩剧制作流程中占有70%左右的决定权。

2011年就有新闻批判导演改剧本成风,部分拙劣的改编使编剧崩溃;《吐槽大会》中,宋万金也吐槽国内演员爱改剧本,甚至在2014年就曾写过5000字的长文抨击国内影视剧演员“改剧本”乱象。

 

“绝大多数大陆导演,和很多不合格编剧的毛病一样,连讲个好故事的能力都没有,拍出来的东西可以达到你完全搞定不懂他想干嘛的水准。”

——制片人汗青

 

如果是将剧本修改得更加合理,稍作修改也无可厚非。但若是将原本的剧情拆分的更加七零八落,语言更加缺乏逻辑,对编剧而言几年的心血遭受拙劣的改动,就可谓是切肤之痛了。

 

“编剧在保障自身权益问题上的被动与无助,严重干扰了编剧创作活动和最终成果;编剧的创作成果被肆意损毁,直接导致了剧本的质量下降;“去编剧化”的蔓延态势,致使编剧乃至整部影片成为最终的牺牲品。”

——编剧导演魏枫

 

由此可见,编剧创作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行业内的人戏称编剧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没有培育、没有照看,甚至没有关爱。

 

内地不止缺优秀的编剧 

更缺公平的行业制度

 

此前,“中国的编剧要比90%电影国家的编剧都差”的观点引发了各种讨论,且远非电影编剧,电视剧编剧更是饱受诟病。

 

与国外相比,内地编剧的制度确实不甚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有专门的编剧行业协会,一方面限制了编剧行业的准入门槛,具备基本素质、成为协会会员才能成为职业编剧;另一方面,通过签合约、备案等措施,积极维护编剧权益。

 

另一方面,对比内地常有的影视剧侵权案件,美韩日各国关于编剧的版权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也更加完善。

 

中央戏剧学院的吴闳教授介绍,美国在影视剧制作方面的相关配套法律除了《版权法》,《商法》、《民法》也有相关规定。美国现行《版权法》明确界定“适当引用”与抄袭,一定程度上为剧本不被抄袭提供了法律保护。其中第107条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虑:有关使用的性质与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看有关使用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非营利的教育目的);被引用作品的性质;有关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被使用的篇幅及实质性内容;有关作品被使用后在市场上将产生的效益或影响。日本《版权法》第32条也作了类似规定。而且,在日本的著作权相关法律中,剧本被作为文学作品对待,著作权保护较为充分。

 

反观内地,近年来编剧维权案时有发生。张雅文关于《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侵权诉讼;麦家关于《暗算》署名权的诉讼;电视剧《牟氏庄园》女编剧王伊因向剧组讨薪而遭制片方人身安全威胁的事件;乐视影业与光线影业、小说《何以笙箫默》作者顾漫的电影改编权版权纠纷等,内地编剧权益岌岌可危。

在版权难受保护的情况下,行业内极有可能出现同款。一旦某部电视剧的剧情引发热度,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产生大量类似剧情的电视剧,这不但增加了观众对于同类型电视剧的疲劳度,也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编剧的创作热情。

 

再者,国内政策的高压性使许多原本在文学中就处于敏感的话题更难以用影视剧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镇魂》中的耽美剧情改为兄弟情、《盗墓笔记》中的盗墓行为改为护宝行动,还有许多剧情只能删减。这在观众眼里,都成为了违背原著的一项证明,但对编剧同样是一道难题。编剧既要顾及审核压力又要讨好观众,极大地增加了工作的困难度。

 

工作前期薪酬低、在剧组中不受重视、版权等权益难以被维护,又常因剧情被观众批评,大部分的编剧都选择了转行从事其他职业。毕竟,谁愿意“饿着肚子”还给我们讲故事。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