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剧透”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研究说,这事儿还得分人

“剧透”一直以来都是件不大招人待见的事儿。不管是写影评、卖安利,为了避免被谴责,大家通常都会恪守节操地问一句“要剧透了你没关系吧”,或者单独加一行风险提示“想好了再往下拉”。

不过习惯归习惯,还真有人仔细分析了我们为啥不喜欢剧透,理由可能比单纯的“知道了就不好玩了”稍微复杂一点。

“知识的诅咒”

根据俄亥俄大学认知科学学者VeraTobin的说法,“知识的诅咒(theCurseofKnowledge)”算是讨厌剧透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理由。

这个词看着不太好懂,其实指的是一种相当日常的感受:对某件事情的熟悉,会导致我们想不到它“还会是别的什么样子”,也无法理解它在别人眼中会是什么样子。

比如,如果不知道某个数学题的答案,你可能会觉得毫无头绪不知从何解起,但是答案一公布,你又会觉得“哎怎么好像也没有很难”;同样地,球赛出结果之前,说哪方胜利好像都有道理,但如果已经知道谁赢了,你可能会想“分明就应该是这样啊”。

Tobin认为,任何接收到的初始信息都会影响后续的判定。她提到一项2006年的研究:即使是专业法学人士,在讨论案件的时候也无法完全避开前期无关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剧透让一个谜不再是谜,它的“锚定效应”(认知偏差的一种,我所之前介绍过)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

剧透会影响体验吗?

三个字:看情况。

2011年,加州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Jonathan Levitt和Nicholas Christenfeld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访者们阅读一些短篇小说,并让其中一部分人提前看到某些情节片段。研究者发现,平均来说,先得到剧透的人对作品的总体喜爱程度更高一点。

但这个结果也可以解释成,先看到的片段增加了阅读者对故事的熟悉程度,而“熟悉”是可以增加好感的。所以,研究者又测试了更简单易懂、对所有人来说熟悉程度相同的文本,结论依然是如此。

看起来剧透好像是可以部分解除危机了,然而后面还有个转折:2015年,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学者Benjamin Johnson在重复该实验之后,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剧透会破坏体验,它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和读者的身临其境感。

那我们该怎么理解这种矛盾呢?the Conversation在一篇报道中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首先,两个实验说的是平均水平,不代表每个受访者都持同样的观点。第二,两个实验侧重点不同,前者的逻辑是,剧透会让人把精力从大结局挪到中途的细节和线索上,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点”,最终效用并不会减少。而后者则倾向于认为“这事儿还得分人”,如果读者要的是过程的跌宕起伏感,那剧透就让人不怎么痛快了。

连起来的话就是,如果看重故事转折,剧透会降低悬念引发的快感;如果主攻剧情细节,损失可能就没那么大。

再换个角度想想,我们对剧透的容忍度,其实也跟多个因素相关:作品本身的特点(悬疑还是言情?)、观众本人的爱好和目的(喜不喜欢套路型“爽剧”?想烧脑还是想放松?),乃至作品质量(剧不剧透都一个样的那种),等等。Tobin还补充了一个USAtoday报道过的例子:《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暗黑展开,着实吓到了某些原以为它是合家欢电影的影迷——不同的个体,感受是千差万别的。

最后说,剧透最主要削弱的还是观众们“想看故事”的迫切心理(片方当然不希望这样)。考虑到这点,再加上它因人而异的杀伤力,“剧透礼仪”作为当代互联网基本美德之一,还是有必要普及的。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