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电独家」杨 哲
“红色创作一定要青春性。只有青春化的表达,才能找到一条让年轻人走进党史的影视化、艺术化的情感通道。”
主题影视创作如何更真实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并为年轻观众所接受,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创作者所需要面对的难题。编剧马继红在一次次创作中探寻着答案。
《外交风云》里的共和国往事牵动了90后年轻人的心;《红十字方队》中的飒爽英姿,当年吸引一批年轻人入伍当兵;《天路》聚焦修筑青藏公路的英雄们,剧中插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彭德怀元帅》当年网络点播量超过6亿,给年轻人带来一个活灵活现的彭大将军……马继红在这些剧作中一次次实现新突破,不断刷新该类题材创作的新标杆。
作为一名部队文艺老兵,马继红近日接连参加了上海、杭州两场创作论坛,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持续精进自身。她说:“红色创作一定要有青春性。只有青春化的表达,才能找到一条让年轻人走进党史的影视化、艺术化的情感通道。”
马继红与原国务委员戴炳国
▍剧里剧外,风云变幻
在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上,马继红手捧奖杯,感慨万千:“从事电视剧创作快30年了,《外交风云》完成了我的金鹰梦。感谢导演、演员,感谢制作方,感谢北京卫视、广东卫视,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把新中国外交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
《外交风云》从创作到播出的各个阶段都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播出后更以新颖的题材、史诗般的风格和深刻的启示得到多方赞誉。仅凭借《外交风云》一部剧,马继红就包揽了“金鹰奖”“飞天奖”等在内的8个编剧奖。
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风云》在年轻群体中迅速“热”了起来。据悉,在《外交风云》播出期间,北京卫视44岁以下的受众突破1000万,该剧成为北京卫视2019年度最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广东卫视的数据也显示,该剧的观众群以年轻人和中年人群为主,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鲜明特征,获得了很多80后、90后观众的好评。
对此,时任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表示:“《外交风云》在跨国庆全年(2019年)最重要的档期网台联动多轮播出,播出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全媒体点赞,观众热议,破圈传播,再次证明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生命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破圈传播,也说明它能够吸引年轻观众。”
《外交风云》在年轻人中和网络上的热度也超出了马继红的预料。“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高大上’的电视剧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能够让一家三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在她看来,“外交题材是一个令人仰止的高地,是一片让人寒颤的禁地,但也是一片散发着迷人芬芳的圣地。拍外交题材影视剧,想做,是一种愿望;敢做,是一种勇气;能做,是勇气加运气。”无疑,这次探索是成功的。
事实上,《外交风云》并非命题作文,而是马继红和团队争取来的。早在2017年底,马继红就把目光瞄向了2019年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认为这个节点需要重大题材作品来庆祝。在仔细梳理已经播出的影视剧后,她发现,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工农兵学商题材几乎被拍遍了,而外交是一个空白。
“外交题材十分敏感,涉及方方面面,是重大题材中的重大题材。”如何把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讲好,成为马继红面临的又一挑战。其实,她当时还是新中国外交史的门外汉, “懵懵懂懂”,但她有自己的笨方法,就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3个月,把所有能够找到的相关书籍、影碟都看了一遍。书看了一百多本,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几十万字。但当做完这些前期工作以后,她却觉得更加迷茫了:这么多事件,这么长的历史,从哪里下手?
在与重大办专家举行了几次高规格研讨会以及在外交部建议下,他们最终确定呈现从新中国成立前到1976年毛泽东第二次会见尼克松这段历史,让民族精神和国家利益作为“魂”贯穿其中,将剧中的大事小情都用“魂”的红线串起来,做到事多而不散、人杂而不乱。
谈及这次创作中最难把握的方面,马继红说:“要想写好《外交风云》,就不能把视野局限在‘一枝一叶’的微观世界,不能把思维禁锢在‘杯水风波’的小众情怀,必须努力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锻造‘大河奔流’的气势。”为此,她专门买了一个大地球仪,一有空便轻轻转动它,看那蓝色的大海、褐色的土地,看那一个个用不同颜色标出来的国家,在想象中打捞那些尘封的国际大事。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我是一个军人,是一名军旅剧作家,15岁当兵,在军队服役了46年。”马继红出身军人之家,也走上了从军之路。她先是进了全军最大的医院做护士,19岁顺利提干,前途光明。但当她每天看着100米的走廊、40张病床,内心开始了挣扎。不过,“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马继红那时候根本不能辞职。于是,她开始写东西,从“豆腐块儿”的板报稿写起,进一步涉猎讲用稿、批判稿以及表演节目用的对口词、快板,还有小说、散文、诗歌等。
马继红的从军生涯
她20岁时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她转岗成为一名新闻干事。“我当时特别兴奋。兴奋到什么程度?就像从笼子里飞出来的鸟一样。当时正赶上唐山大地震,我坚持要到一线去采访,于是跟着一辆送药的车去了唐山,在此期间历经了无数惊险,差点儿丢了小命。”
凭着九死一生的切身经历,马继红在1976年10月号的《人民文学》同一期发表了两篇散文,这给了她莫大的激励。在解放军总医院担任新闻干事的那几年,她先后给医院里的100多位专家写了文章,先后发表文章数百篇。
“不满足于光写新闻通讯,我开始写报告文学,第一篇报告文学《写在她远行的路上》就刊登在《人民文学》上,还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那一年,马继红才26岁。
在青春年少就展现出才华和天赋,勤奋务实也让她打开了新的局面,后来她从医院调到总后勤部,接触到更广阔的生活。
1988年,国产电视剧兴起,马继红毛遂自荐参加了全军影视骨干培训班。班里50个学员来自全军各大单位,但只有她一个人是专业作家。她从影视行业最基础的灯光、摄影等学起,一点一滴地打开影视创作之门。
不过,马继红毕业后又面临着新的难题,她所在的总后勤部没有话剧团,导致她学成后无用武之地。怎么办?她风风火火地找到总后勤部相关领导,申请成立电视艺术中心。“领导有些惊诧,说你一个人能挑起大梁吗?我说,你给我一根杠杆,我试试能不能撬起地球。”
由于当时有编制等各方面限制,领导让马继红先干起来再说。就这样,马继红从“光杆司令”干起,短短几年,便带领着全军人数最少的总后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成为全军数一数二的先进单位。
其间,马继红推出了《天路》《红十字方队》《光荣之旅》《向前,向前》《红十字星座》《岭南药侠》《大酒坊》《彭德怀元帅》等十余部数百集电视剧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一大批年轻人就是因为看了《红十字方队》而报考了军队院校。
有一次,为了《彭德怀元帅》的制作,马继红前往烟台某炮团联系协拍部队,在与团领导交流时她了解到,8人领导班子中竟有7人是看了《红十字方队》而报考军校的。她特别感动——作为创作者,才知道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出这么一大片向日葵,有了一种很大的收获感。
“我从1993年做编剧,到现在快30年了,创作依然吸引着我。”马继红至今已经创作过六七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像红军长征一样,不是看到结果才去做,只有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最后才能收获。”
2000年创作《向前,向前》,那是马继红第一次涉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更好地展现徐向前的韬略和智慧,马继红选取了徐向前与阎锡山斗智斗勇解放太原的片段。这部剧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不仅荣获了许多大奖,而且增进了国人对徐向前元帅的了解。
▍用色香味美的精神食粮,点燃年轻人
马继红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50后,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长大的,谈及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她说,新时代的青少年并不排斥、反感或不接受红色、正能量,他们有热情、有激情,要美好、阳光、燃烧。关键在于有些不健康的作品让他们变得叛逆。
“我们应该给青少年营造新鲜的政治空气,提供色香味美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优秀作品中感受正能量,激励自己,培养爱国情怀,而不是强行灌输。”《外交风云》播出之际,正值中美贸易战打响之时,它给国人提供了一个情绪疏导口,产生了激荡人心的力量。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绝密使命》等剧纷纷绽放于荧屏。“现在已经掀起了一股全民的热潮,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
在马继红看来,主旋律影视剧可划分为五大类。第一种类型是书写党史、军史、革命史,这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丰富的宝贵藏矿,在书写的同时要浓墨重彩地讴歌英雄,如《抗美援朝》《焦裕禄》《雷锋》等都属于红色精品;第二种类型是反映脱贫攻坚、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成就的影视剧,如《山海情》《最美的青春》等;第三种类型是聚焦社会话题,倡导正义、光明、美好的影视剧,如《三十而已》《小舍得》等;第四种类型是展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传递真善美的影视剧,如《装台》等。她认为,历史正剧也属于主旋律范畴,“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每个阶段都有很多令人赞叹的辉煌,不过现在我们还缺少宏大深刻的历史正剧。”
马继红参加行业论坛交流
马继红特别欣赏今年年初播出的《觉醒年代》,她认为这是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个新高度。她说,过去的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往往围绕事件讲历史,人物在事件中裹挟,但《觉醒年代》却以人为主,把历史变成了大背景,各色人物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宏大的历史舞台上表演,以至于很多青年观众评价“这些历史人物从教科书上走出来,他们活了”。
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更需要精良。与《外交风云》一样,《觉醒年代》也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才营造出像诗和油画一样的浪漫场景。“它们各方面都好,但在市场上、平台上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我一直强调,主旋律电视剧尤其是红色经典电视剧在制作、播出、营销的各个环节应该形成良性循环,因为这些红色作品是引导、教育青少年的,是为我们执政党和共和国补钙的,不能让它们赔本赚吆喝。”
在马继红看来,《觉醒年代》还实现了青春化表达,特别是对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的大胆创新效果很好。“面对历史,编剧要主观抒情,先把自己燃起来,在与剧中人物的情感沟通中,为他们的境遇或激动或落泪,才能把自己的热血燃烧在他们身上。只有让人物活在心里,才能与他们对话,形象才能呼之欲出。”
“编剧也是一个工种,要不断修炼自己,不断去向别人学习,吸取营养,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我最近可能又有点进步,那就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如今,马继红又有了新的规划,正在着手做以青年毛泽东等一批志士仁人为寻找革命出路而不懈奋斗的电视剧《鲲鹏击浪》,以及反映新时代大运河发展变化的电视剧《大运之河》。“这两部电视剧对我而言都是挑战,能不能写得好,我不敢说,但我一定会努力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