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谋杀》改变一个国家的法律

德国悬疑犯罪电影《无罪谋杀:科林尼案》5月14日上映。该片在德国上映期间,蝉联六周的票房冠军,IMDB评分7.3分,烂番茄新鲜度83%,在国内的评分网站豆瓣上,其原著小说在评分高达8.7分,影片豆瓣也有7.7分。不过,该片上映3天,累计票房仅281万,排片占比仅2.1%。

这是一部精心策划的电影,不止有悬疑,还将现代律政、二战历史、人性纠葛等多重元素组织架构在一起,海外媒体称赞:“颠覆观众对同类悬疑作品的认知”。

 

影片《无罪谋杀:科林尼案》改编自同名小说,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作者迪南德·冯·席拉赫是被誉为“德国最会说故事的律师作家”,他曾在柏林担任刑事案件辩护律师。这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第一部长篇小说,融合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司法经验与思辨,已经翻译超过四十种语言在全球发售出版。该书一经问世,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德国司法部长直接下令筹组历史调查委员会,对纳粹相关的历史案件审理,进行全面彻查。

该片讲述了一位刚工作三个月的律师卡斯帕为犯罪行为人科林尼辩护,而在影片的开端,就告知了观众,科林尼枪杀了让-巴蒂斯特·迈耶,手段极为残忍,在杀人后,满身鲜血的科林尼并没有逃跑,而是平静地走到了酒店大厅报了警。这似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杀人案,可精彩才刚刚开始,被捕的科林尼始终缄默不语,而新手律师卡斯帕接手这一大案要案后才得知,死者是自己前女友的爷爷,也曾资助过自己完成学业,在如此境地下,卡斯帕动摇过,但在不断推进中,他逐渐揭开了这场杀人案背后的隐秘历史。

该片由曾拍摄出经典电影《香水》的制片公司打造,在德国本土上映期间创下连续6周票房冠军的纪录,之后收获不少电影奖项。

 

影片浅层是讲述了一个新手律师为罪犯科林尼辩护,实则是小人物用他的执着信念剖开国家司法体制的黑暗面。这其中有着对法律的正义与公平的思考,也有着对人性的审视。


小说作者迪南德曾透露:“随着1945年战争结束,大家都认为德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寻找一个新的开始。但实际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这个新的开始还是一个以前的延续,就是在战后德国政府机关所有的重要岗位,从部长到任何行政公务员的重要岗位,几乎全部由以前的老纳粹继续留任。”

 

正是观察到这一现象,启发了迪南德创作这个基于历史真实内核的谋杀案。

当法律侵蚀正义,科林尼不得不选择犯罪。他杀了人,法律也在杀他,那么到底该由谁来赔罪?孤军奋战的莱恩也从站在一群人的对立面,转向对抗起整个德国的司法体系。

 

“没有人质疑科林尼是在滥用私刑,但是对迈耶不予起诉是公正的吗?我们难道不该对科林尼的行为区别对待吗?这是我们信奉的法律吗?”

 

科林尼因失去对法律的信心选择沉默以对,新一代的年轻人莱恩则选择勇敢疾呼。他在法庭中义正言辞地质问马丁格,质问现场法官和陪审团,他也是在质问所有人,质问人性里的良知与道义。

小说中也写道:“多年来,他听教授讲课,研读法律和法律释义,他尝试理解刑事诉讼是怎么回事,但直到今天,直到他自己登台辩护,他才真正明白了刑事诉讼的目的——为了那些被迫害、被压制的人们。”

一直以来,德国不断推出反思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纽伦堡审判》《我们的父辈》《帝国的毁灭》《伯纳德行动》《朗读者》《元首偷走了粉兔子》等,都是直接聚焦纳粹在战争期间犯下的“第一罪责”,《无罪谋杀:科林尼案》则另辟蹊径,从德国人战后的“第二罪责”来切入表达。

 

“第二罪责”就是这场司法丑闻,立了一条保护罪犯的法律。有多少人因为这条法律逃脱罪责?《科林尼案》这一反思角度极大地丰富了反战电影的批判深度与内涵。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