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审美升级,《我不是购物狂》狙击Z世代

作者:Ashley / 编辑:张风屹

国产都市剧与时尚之间,貌似总是有点若即若离。

 

穿着不贴合人设、造型套路化、穿衣风格单一……都是常被诟病的问题。 

 

而如今,“真·种草”型新人设女主终于C位出道了。

 

“绿色荷花摆尾裙配上橱窗里的白色一字肩镂空T恤,再加上一双银色铆钉鞋,再配上那个绿色条纹的果冻包包,当然不能少了今年大热的黑色choker项链一条。”

这套透明材质+简约设计的搭配,出自湖南卫视青春进行时正在热播的《我不是购物狂》。跳出了都市剧常见的“好嫁风”,没有夸张俗丽的花纹样式,凸显锁骨的一字肩设计、莫兰迪色系的豆沙绿、时尚度满分的银色铆钉鞋,结合少女感和时尚酷两种元素,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高级时尚啊!

《我不是购物狂》里的落魄千金高杨,凭借对时尚的理解和一流审美“杀”入导购界,成为“女版李佳琦”:让不会搭配的顾客打消了退货的念头,也成功劝说万年不买的顾客开启“扫货”模式,甚至因为太会推销,惨遭顾客家属的恶意投诉。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都市剧的审美也在不断升级。《我不是购物狂》从人物形象到各式服化道,以及剧中时尚理念的传输,都显示出青春都市剧与时俱进的新质感。

 

 

审美进阶——国际范与民族风兼具的真·购物狂

 

国人有多爱“买买买”?

 

根据麦肯锡联合BOF发布的《2019时尚业态报告》,大中华区将在几个世纪以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时尚市场。贝恩咨询的相关报告也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奢侈品行业近一半的销售额。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国民消费习惯的变迁和生活质感的提升。

 

《我不是购物狂》中,家境优越、生活在国外的高杨把每次购物都当成一场审美旅行,对各种大牌如数家珍,对当季新品的了解更是不亚于专业人士,艺术鉴赏能力极佳。

第一集中,高杨随便进入一家店就能准确说出他们的镇店王牌是“羊羔羊绒”,同时还不忘给国产打call:“其实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羊绒都产自中国,内蒙、新疆、青海、宁夏产绒的质量都是极好的。”

 

“纯手工标签应该用末号针四点固定,而不是机械缝纫机的密针脚。”从一个小细节就能判断出是不是纯羊绒,显示了高杨的高生活品质。

 

父亲失踪、公司破产,流落小旅店行李被偷,即使在窘迫的情况下,高杨也坚持要警察详细记录自己丢失衣服是“黑色木耳边连衣裙”“酒红色的一片式露背小礼服”和“墨绿色拼皮风衣”。因为在她看来,父亲送她的这些衣服“每一款都有着生命和故事”。不盲目消费、懂得商品价值、珍惜每一件衣物,才是合格的新时代“购物狂”。

从伦敦街头辗转到时尚洋气的上海,高杨的服饰、配饰、鞋子都符合她行走在时尚前沿的人设定位,并且造型多变。虽然求职之路坎坷,但是高杨坚持先建设外在美,让人赏心悦目,才能让他们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内在美,而她连换7套时尚look,从耳环到包包,从小香风连衣裙到衬衫+裤装,每一套都可以成为都市女性穿搭模板。

 

“时髦精”本人高杨,在剧中也常提到自己的时尚理念。诸如“穿搭要考虑肤色”“纯色衬衫和花纹裤子更配”等等,高杨的搭配建议都是接地气、操作性强的时尚小知识。

近年来,国潮崛起,中国品牌和中国独立设计师受到关注。“弄潮”的《我不是购物狂》也加入了国货元素,一场“梦回老上海”的旗袍秀唯美亮相,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大方展现文化自信。

 

 

职场更新——电商与实体店的新商战

 

时尚、潮流元素是剧集的一大吸睛亮点,而以电商与实体店的商战为背景,又使得《我不是购物狂》的职场故事更显新意。

 

作为“易能购”的总裁,王阳明饰演的严励代表着电商新势力。而辰明百货的继承者李明澈,则代表着传统线下消费方式,为争取到DKK的品牌代理,双方展开了睿智的较量。

对于网上购物和线下消费,观众并不陌生。毕竟,中国的电子商务业发展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eMarketer按照过去一年对各平台销售额统计得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已成为全球两大顶级电商平台,2018年平台GMV分别达到5150亿美金和4320亿美金。

 

国民接触电商频次高,线下、线上消费各有利弊。因此,与对专业知识要求颇高的律师、医生相比,辰明百货与易能购的竞争关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并理解,观众追剧也更有代入感。

 

在新消费模式与传统商场竞争的背景下,《我不是购物狂》又铺设了一张职场人际关系网。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杨,面对中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十点以后上班”“年薪50万”“有落地窗的独立办公室”……因为不熟悉职场而制造了一系列笑点。成功应聘导购一职之后,第一天上班的高杨先是坐反了公交,又无意间得罪了“大佬”,在“失业的边缘”来回试探,用亲身经历解说那些新人须知的职场禁忌。

 

行走的“职场高难题库”叶明朗,虽然给高杨出了很多难题,但在工作上,她其实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独立女性。与DKK的负责人交流时,她代表着品牌所看重的女性员工,以不卑不亢、应对自如的表现独当一面,帮助公司获得了品牌的青睐。

严励作为管理层,洞悉客户心理的同时还会主动了解对手情况,亲自去辰明百货考察;而竞争对手李明澈则深谙待人处事之道,一开始就给客户留下了好印象。业务能力强并且体谅员工的李明澈,属于“别人家的老板”。

 

性格迥异的职场人物各有闪光点,从对于职场形象和关系的细腻刻画,可见剧集对现实的关照,给每个职场人提供一份“职场指南”。

 

 

与时俱进——Z世代的新型消费观

 

“Z世代”即互联网世代,指的是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也即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

 

成为娱乐、消费主力军的Z世代,具备购买力和自主消费意识,带动了消费升级的浪潮。他们有很强的特色标签:追求个性化和情怀、愿意为兴趣买单、注重互动与情感连接,并且希望用消费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消费升级之下,购物也成为一门学问。Z世代的娱乐消费需求,捧出了李佳琦、薇娅,主播带货成为新消费的重要环节。《我不是购物狂》的与时俱进,也在于对Z世代新型消费观的把握和呈现。

 

带货主播和商场导购,考验的都是情商、口才以及业务能力。剧中,导购高杨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女版李佳琦”“时尚界的薇娅”,在与消费者互动、交流中自然而然的传递新型消费观和时尚理念,并且践行自己的时尚理念,日常穿搭都非常时尚,相当于“亲自试色”。在推荐时尚单品的时候,她也会提出一整套完整的穿搭方案,构建整体形象来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和顾客沟通时,细心观察和语言的艺术也很重要。注意到顾客背的包,高杨先列举出了它作为通勤包的优点,肯定顾客的审美。接着提出要“自信从容地享受来自包包、衣服、鞋子的服务”,从身体护理、床上用品等多个方面提升生活品质,解决了顾客的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杨的时尚理念,剧中严励的简派节约风也颇有意义。

据最新的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千禧一代在购买时十分重视生态友好,66%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环境友好产品。Z世代对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事业,带有一份热情。

《我不是购物狂》中,严励倡导低碳环保、垃圾分类,5公里以内出行都选择自行车、在家时刻注意垃圾分类,这样节能环保的行为对应的正是“可持续化时尚”、循环经济。

 

Z世代的情感倾向与审美倾向形成了新的趋势。在消费升级与审美升级的双重背景下,《我不是购物狂》以“看得懂”的商战故事、生动立体的“购物狂”形象带来轻松有趣的观剧体验,同时,也用全方位的时尚感和新型消费观“狙击”Z世代。

本文首发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